今年上半年已有四十名營造勞工墜落致死,其中以建築工程廿九人最高。
今年上半年已有四十名營造勞工墜落致死,其中以建築工程廿九人最高。<示意圖 /聯合報記者曾原信/攝影>

勞動部將今年訂為「營造業墜落打擊年」,目標是全年營造業墜落職災死亡人數低於六十八人。不過,今年上半年已有四十名營造勞工墜落致死,官員坦言今年恐怕難達標。

對比英國、新加坡與日本營造業墜落致死比例約百分之四十、南韓百分之五十七,台灣的營造業墜落致死比例落在百分之六十至七十之間。為此,勞動部職安署將今年訂為「營造業墜落打擊年」,目標是全年營造業墜落職災死亡人數低於六十八人。

為此,職安署祭出多項策略,包括加強勞檢、加大裁罰及停工強度等,督促業者強化施工安全衛生管理,今年上半年就開罰逾二點五億元。

然而據統計,今年上半年的營造業墜落職災死亡人數達四十人,其中以建築工程廿九人最高、占百分之七十四點四。職安署也發現,其中有卅七名的罹災勞工未接受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又以建築工程廿七人最高,顯示工地未落實人員的入場管制。

勞動部職安署職安組組長朱文勇說,雖然今年上半年營造業墜落致死人數四十人,但與前兩年同期四十六、四十二人比較已略降,但他也坦言,六月之後仍陸續新增墜落職災死亡人數,今年要達標恐怕有困難,將持續宣導,加強查核教育訓練。

工傷協會專員賀光卍指出,營造業勞工的職安意識普遍不足,也多屬經濟弱勢,遊走各工地賺錢,再加上層層轉包的工地承攬管理不易,這些都是結構性問題,靠加強勞檢、重罰業者顯然不管用,也許換個方向思考,給棍子也給胡蘿蔔,做好職業安全衛生的工程與勞工就給予獎勵金。

 

 

 

 

 

 

全文引用自:https://udn.com/news/story/7269/8284044
作者:2024-10-11 聯合報  記者 葉冠妤/台北報導


你可能還會有興趣的文章:

桃園推工安檢測雲端數據化 盼降低意外風險

ESG洞察報告:勞安問題為營建業重要指標

永續綠建築 – 輕鋼構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