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日本產經新聞

 

 

阪神大地震至今已25年,在這期間也經過多次的大地震,包括東日本大地震等,我們從經驗中學習並記取教訓,不斷研發新耐震技術。在這,將分為三回來介紹,本回是對於土壤液化上的「 拘束地盤免震 」工法。

這對於被預測在30年內可能發生的南海海槽大地震是個不可欠缺的技術,因為如果發生南海海槽大地震,損害一定會造成如同東日本大地震一般非常嚴重。

所謂的土壤液化,是指地盤土壤顆粒等受地震作用,使得原本在土壤裡的地下水被排出來,造成該處的土壤就像液態般的行為。如果地盤本身就有傾斜或有落差的話,地盤就會產生整個往側邊流動的側潰現象(一種結構的不穩定現象)。

大家所熟知昭和39年(西元1964年)的新潟地震。就是因為嚴重的土壤液化,一棟處在地盤本來就不夠穩固河畔邊的樓房,因此倒塌在河面上,造成水流也因此縮到儘剩約20米寬度。

平成7年(西元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也因為土壤液化,讓被喻為國際港的神戶港聲譽受創。平成23年(西元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造成東北沿岸、千葉縣浦安市住宅街、東京各地等都傳出地盤下陷問題。而一直被視為將在30年內發生的南海海槽大地震,也同樣可能遭遇到土壤液化的問題。

日本預測30年內,南海海槽發生地震基率有70~80%,最糟的狀況可能造成32萬人死亡。
日本預測30年內,南海海槽發生地震基率有70~80%,最糟的狀況可能造成32萬人死亡。(圖片來源:https://www.fnn.jp/)

為了解決土壤液化問題,(高知市)技研製作所研發了降低傷害的「拘束地盤免震」工法。

這工法主要是,當土地被測出有土壤液化可能性時,進行蓋建物的同時,會沿著建地先用鋼板樁一支接著一支的連續插入地基周圍,做成一道像圍牆般的防護。這方式能確保土地不因土壤液化而影響建築結構,並避免結構因液化而下陷。不僅是保護建物,利用鋼管和鋼板樁設置連續牆,也可以避免地基的土壤從側面流失。

此工法在防震上,也被期許使用在大阪灣的人工島「夢洲」上。「夢洲」除了是2025年大阪·關西萬博舉辦地外,也是大阪府與大阪市計畫在此地建造綜合渡假休閒中心 (Integrated Resort,IR)的地點。

再者,這工法能依據建物形狀的不同,採取最合適的對策來達到防震效果。用在石油槽的話,是沿著槽圓周設置連續鋼板樁。填土的鐵路或道路沿線,則是在兩側設置鋼板樁,像是夾住兩側土方,避免填土下方的地盤因土壤液化而斜坡面崩壞等…

另外,此工法也可應用在現有的建物上。只需要進行小幅度的打樁工程,將作業程序縮到最小,並不會因此影響鐵路或道路的使用。

技研製作所也強調,與以往使用化學藥劑的方式來改良地盤相比,此工法可以減少施工時間和成本並加快完成腳步。

 

 

 

原文出自:https://reurl.cc/EKOkkk

作者:2020/2/8 産経WEST 編集委員 北村理    中文翻譯:eva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落實愛地球 新加坡超高效率的環保政策

超佛心!營造業實習生當正職照顧 畢業起薪上看40K

營建專業用詞中英文對照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