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建廢棄物全台流竄,桃園市多處公共工程基地開挖後,赫然發現「大祕寶」。有市地重劃案因天價的廢棄物清運費,全案告吹;有社宅、旗艦公園工程被迫暫緩,市府斥資3千萬元清運卻求償無門。專家表示,這顯示基地鑽探未確實,造成省小錢花大錢,也呼籲落實全國土石方管理,遏止不法。
桃園有多處社宅興建中,龜山區興安段幸福國小旁的社宅去年10月開工,規畫130戶,開工後基地挖出營建廢棄物,水泥、磚頭與土壤泥沙混在一起,數量多達1.2萬立方公尺,清運費近3千萬元,工程延宕100個工作天。
市府推測基地下方的廢棄物是原地主重劃敲掉的地上物結構,曾想提告原地主,但法官若要求保全證據,恐耽誤社宅進度,只好作罷。記者走訪清運現場,磚頭、水泥塊已堆成小山。
軍方無償撥用八德區楓樹腳土地,市府規畫打造旗艦公園,施工時挖出電器碎料、腳踏車內胎等,垃圾量多達2千多立方公尺,整體經費從7千多萬元增加到上億元;工務局曾向軍方追討清運費,但軍方稱「不知垃圾哪來的」,加上土地是無償撥用,市府最後自行埋單。
桃市府原計畫在平鎮山子頂規畫公辦永豐市地重劃區,鑽探發現地底垃圾多達23萬立方公尺,初估得花13.3億元清運,因廢棄物來源不可考,多數地主不願負擔清運費,重劃案就此喊卡。
營造業者指出,桃園市管理營建廢棄物很嚴格,砂石車要有GPS定位系統,但只能管到車籍在桃園的車輛,加上每天進出車輛多,違規車夾在合法車輛中,也很難揪出來。
桃園市住宅管理處長邱英哲說,未來執行重大開發或興建社宅,若土地透過市地重劃取得,或地籍資料顯示曾有工廠建物,「將先鑽探,否則拒收」;桃園推行GPS定位防制,但非全國一體適用。
地政局長蔡金鐘說,土地開發將加強檢測,有問題就先檢測,公園通常屬淺開挖,依規定不用鑽探,但也將鑽探列入開發SOP。
土木技師拱祥生說,上述案件未能落實鑽探專業,若能做好點線面等精密鑽探,一旦發現廢棄物,可明確地主責任,否則是省小錢花大錢;GPS定位應全國推行,否則外縣市的車倒進桃園,就無法追蹤。
桃園市環保局指出,發現廢棄物濫倒後除移送檢調偵辦,依廢清法要求行為人、地主或管理人進行清理,若未在期限之內清理完成,將預估清理費用後函送行政執行署,強制執行追繳足額費用。
全文引用自:https://udn.com/news/story/7324/8927601
作者:2025-08-09 聯合報 記者 陳俊智、張裕珍、鄭國樑 /桃園報導
你可能還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