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公視新聞網 影片截圖 >

台灣早期的「土角厝」使用稻草和泥土當材料,現在中亞國家吉爾吉斯因為水資源短缺,也有人想到用稻殼粗糠加入水泥,做成稻殼磚來蓋房子,結果證明這種建築冬暖夏涼又環保,打算加以推廣。

吉爾吉斯南部這座興建中的房子,乍看之下和一般房子沒甚麼不同,不過牆面所使用的建材,卻是不折不扣用稻殼做成的。

吉爾吉斯居民烏瑞莫夫說:「我喜歡這個,因為它在隔熱、成本和建築的方便性對人們有好處,我對這種材料很感興趣,現在他們正在用這種材料幫我蓋房子。」

人們住進這種稻殼屋後,意外發現好處多多,因為稻殼的導熱係數低、透氣性佳,因此蓋出來的房子冬暖夏涼。

稻殼屋居民波利耶瓦表示,「當人們來看我們時,他們說我們的房子很溫暖,他們說一棟未完工的房子,怎麼會這麼溫暖?人們冬天在家裡穿很多衣服,我們穿著輕便的毛衣,在家裡走動也很舒服。」

吉爾吉斯因為水資源短缺,民眾被迫尋找水泥的替代建材,在試過木屑磚、加氣磚等材料後,最後發現稻殼磚最好用。

這種稻殼磚的成分中,稻殼占了6成,其他部分則由黏土和水泥以及不含化學成分的膠水組成,由於稻殼內含有二氧化矽,因此乾燥後也能和水泥一樣堅固。

稻殼原本是稻穀碾成白米後遺留的廢棄物,過去往往棄置田中加以焚燒當肥料,但現在稻殼粗糠收集起來,加以壓縮烘乾壓成磚,就能廢物再利用,也解決了焚燒所帶來的汙染問題。

稻殼磚製造廠商塔伯狄耶夫說道,「我們每年收成450噸稻米,其中30%被浪費了,這些廢物被扔進田裡、破壞了環境,但對於我們的原料來說,稻殼是完美的選擇。」

被建築界廣用的水泥,生產過程所製造的碳排約佔全球8%,而且吉爾吉斯的水泥價格在中亞國家當中最昂貴。

當地民眾找到稻殼磚這種便宜又好用的建材後,已經在過去5年間蓋了300棟房子,現在更打算把它推廣到國外,並嘗試用蘆葦和稻草來研發更多天然建材。

 

 

 

全文引用自: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60484
作者: 2025-07-11 公視新聞網 黃瑀喬/編輯 曾惠敏 / 編譯


你可能還會有興趣的文章:

建築美學 彎曲.漂浮建築顛覆想像

瑞煦建築新工法 兩層樓結構體一週完成組裝

建築新典範 「全循環屋」建材100%可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