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舊建築外牆磁磚剝落,行人鋌而走險
台灣都會地區屋齡超過25年以上的舊大樓為數不少,目前大多面臨急需外牆拉皮的情況。因屋況老舊,外牆原有磁磚剝落,或是因填縫劑劣化造成髒污,一來使市容顯得老舊、缺乏城市動能,二來舊建築物也容易造成公共危險及人身危險。因此該如何整建舊有建築物的外觀但是又能夠照顧到住戶於施工期的權益,不僅讓新的外牆獨具風格,又能維護城市景觀,更讓外牆拉皮後的日後保養與清潔也容易,正是目前最夯最能滿足需求的外牆拉皮作法。
兩種常見外牆建材,讓房屋拉皮回春
不少老屋在拉皮、翻新過後重拾第二春,變身成特色餐廳或風格民宿,吸引許多民眾慕名前往,究竟他們使用什麼建材?簡單介紹2種常見的外牆(拉皮)材料吧!
外牆磚-裝飾外牆變化成特色圖騰
一般的外牆磚有許多種類跟材料,訴求要好看、耐舊、耐酸鹼、經得起日曬雨淋,一來讓建築物美觀與裝飾,二來以磁磚特性讓結構體能更加堅固與牢靠,但往往因為使用材料的選擇不當,或施工工法的錯誤,完工後也產生大量建築廢棄物及清除費用,讓磁磚產品的結果與價值大打折扣,甚至二次影響建築物整體的安全性。
(圖片來源:網路擷取)
塗料-依特定需求與功能調整材料
建築外牆塗料必須遭受風吹雨打的侵襲,因此塗料最好能有防水、耐候、顏色持久、耐老化、耐酸鹼等。同時透過新塗層與色彩的表現,賦予建築物全新風貌。
(圖片來源:鈴鹿SUZUKA)
到底外牆拉皮,要不要敲除舊磁磚?
一般消費者所知的建築拉皮的材料選擇不多與資訊不足下,往往只是敲掉老舊外牆磚,在重新貼上一新外牆磚了事,但隔沒多久又開始剝落是為什麼呢?新磚拉皮所面臨的問題如下:
1.敲除舊磁磚時,需考慮舊基面整理與修補的問題
2.建築中混擬土呈現「水泥中性化」,酸鹼值趨於中性時,就會產生粉解、剝離並可能導致鋼筋鏽蝕,本應保持強鹼狀態,才能保護鋼筋結構。
3.敲除期間產生出擾人噪音、粉塵灰塵、建築廢棄物等。
4.對原有牆面結構造成二次傷害
5.修補過後磁磚品質不一
(圖片來源:網路擷取)
對於新外牆拉皮裝飾面材,並不再只是貼新磁磚可以選擇,具有免敲除、無噪音、施工快、輕量化四個主要特點的塗料建材,減低舊牆翻新帶來的廢棄物及噪音,提昇建物的安全性,成為業界的新寵兒。
塗料讓外牆上了美妝,華麗又亮眼
塗料的款式市面上百百種,依照個人的品格及挑選不同材料相對工法也有所不同。因為小編偏向整體性有質感、以石材為主題的款式、喜歡歐式建築及日本文化的建築風格,種種蒐集資料後,簡單介紹三種工法給大家參考:
(圖片來源:鈴鹿SUZUKA)
MA工法-天然石材感(花崗系列/砂岩)
Modern Art摩登藝術石,簡稱「MA工法」,為天然石材軟岩片,具有極好的柔韌性,沉穩又簡約的石材風格。全面盔甲式包覆性、材質輕量化,減輕舊結構的承載及提高舊建築保護,若您擔心舊建築無法承受可挑選此工法。
(圖片來源:朋柏實業)
SF工法-如琺瑯明亮般的明亮感
Soft recovery簡稱「新柔工法」,多款色挑選,配色靈活度高,有極佳的遮蔽性與保護功能的機能型塗料,專為直接覆蓋外牆舊塗料所設計,具低汙染施工,長效高耐候,防藻、防霉、防水。
(圖片來源:網路擷取)
GR 工法-造型多變厚塗鏝刀法
Gramada日式造型塗料工法,簡稱(GR工法),類似傳統泥水老師傅的鏝刀藝術,豐盛的質感模樣選擇,把大自然中的各種紋理,結合彈性塗料與專門工具應用,創造出特有的造型質感與藝術氣質。
(圖片來源:網路擷取)
內外兼具,增添建築生命氣息
俗話說:「佛要金裝,人要衣裝」,是展現美感與自我風格的表現,更甚者,利用服裝的剪裁與色系的搭配成為藝術氣質的呈現,帶給周遭的人賞心悅目的感覺。建築物的外衣就是外牆,建築物外牆面的表現就像是衣服之於人一般,除了可以保護原有結構,還具有美化市容,傳達意象與提昇建築物附加價值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