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揚 就地取材 百年工藝。首屆榮譽「步道師」誕生

仰賴 就地取材 ,奉獻手作修築優質步道的種子教師

一條保存良好的古道,不僅僅是沿線可見的風光景緻,或古意盎然的石橋、駁坎、老房子,還有人們在這塊土地上生活、與大自然長時間互動形成的文化氛圍。而先民在沒有現代機具輔助與外來材料的情況下,發揮智慧、 就地取材 的修繕工法,不僅反映當地的自然特色,也蘊藏各族群適應環境所形成的文化內涵。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在今年1月5日舉辦首屆「步道師」授證大會,接下此證書的人們,代表經過兩年培訓、透過民間第三方認證、且願意奉獻於自然步道的「手作步道種子教師」。千里步道協會也同時頒發三座「榮譽步道師」尊榮,給來自屏東來義的呂來謀(Valuavu Tuquljingid)、新竹關西羅吉榮,以及南投信義的伍玉龍等三位匠師,表彰他們對社會不可輕估的貢獻。

培育步道師,作為環境保護的實踐

千里步道協會推動「手作步道」十餘年,2013年起,規劃以「步道」為核心,跨科際、跨領域的「步道學」專業志工培訓課程,並於2015年發展出「步道師」認證體系,透過步道學及從實務工作做中學的訓練,逐步養成具備知識、具有社會行動實踐力的專業志工。
 

2018年該會首開先例,創立「榮譽步道師」,邀集來自景觀、登山、文化、建築、古道、生態監測及生態工法等領域的專家學者,效法文化資產審議精神組成審議小組,認可呂來謀、羅吉榮、伍玉龍三位匠師的價值。

步道代表著人來人往的空間,過去人們沿著它尋找獵物、開拓運作產品、有利經濟的道路,它和社會發展關係密切。步道的設計,也成當代優質生活的指標。」前交通部長賀陳旦表示,古道和部落發展間的關係,其歷史價值往往被忽略了,只剩下步道連結遊憩的商業功能。

過去仰賴就地取材修築而成的優質步道,背後都是靠著經驗、耐心,以及徒步找出最適合環境的路線,這必須具備全才,憑藉的智慧和經驗都令人讚嘆。「榮譽步道師」,便是為了表彰這些工藝師對永續的貢獻。賀陳旦說,未來藉由標章和認證來培育出更多的步道師,讓優質步道持續受到維護,古道修繕工藝也得以傳承。

步道師從事的工作,絕對是環保運動的一環。」審議委員之一的中央社董事長、自然文學作家劉克襄指出,舖路要素盡量擷取在地現有的自然資材,而非藉重機械,這是立基於反對水泥工程,以「減法」面對區域未來發展的技能。未來這個頭銜該獲得嚴謹的規範。

首屆榮譽步道師,手作步道點燃的永續微光

來自三地門排灣族的榮譽步道師呂來謀,持續以精湛工藝修築步道。
來自三地門排灣族的榮譽步道師呂來謀,持續以精湛工藝修築步道。(圖片提供/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現年87歲的呂來謀,來自屏東三地門排灣族的達瓦達旺(Tjavatjavang)部落,由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社區林業研究室推薦。他從小生活在舊部落的「石頭城市」,由石板構築成的家屋、石頭鋪成的道路,更是他努力推動傳承的使命。
排灣族vuvu呂來謀,一身的好手藝期望能交棒給年輕世代。
排灣族vuvu呂來謀,一身的好手藝期望能交棒給年輕世代。(圖片提供/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頒獎典禮現場,他以族語表達對獲獎的感謝。從小他就跟著家人一邊看一邊學,利用石板做成的步道,即使大雨天也不易沖刷侵蝕。他很願意教年輕人這些工法。

劉克襄曾以他為主角,撰述一篇文章盛讚其成就。在《砌石成金的人——「步道師」之我見》一文中提及,「步道師」是尊稱大量付出體力、辛苦修路,以和善的工法,在允當的場地,以最輕微的干擾,鋪設一條貼近環境的小路的人。「是孤單的先行者,直接以土地創作,長期地豐厚了這個行業的榮光。日後則繼續用熱情承傳,給予後代條條小路通往郊野的美好價值。」

榮譽步道師:呂來謀(屏東三地門達來。排灣)(影片來源/台灣千里步道協會YouTube)

 

80歲的羅吉榮,從小生長的新竹關西,是古大漢溪河道沖積區,紅土卵石是當地標誌性的特色元素,他不僅習得一身運用卵石疊砌駁坎的技藝,各種客家人就地取材、善用山林資源的生活器具也難不倒他。

榮譽步道師羅吉榮生於新竹關西,就地以紅卵石乾砌工法,搭起永續的牆基。
榮譽步道師羅吉榮生於新竹關西,就地以紅卵石乾砌工法,搭起永續的牆基。(圖片提供/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羅吉榮在影片中示範乾砌卵石時,先用竹桿與細繩拉出名為「三分水」的內傾水準線,依序不規則的交疊卵石,特別強調每顆石頭上下左右之間,都必須緊密靠近、咬合。每砌完一層就用沙耙將土石回填駁砍後方,如此層層依水準線向內退縮,最後完成穩固的駁坎。

榮譽步道師:羅吉榮(新竹關西。客家)(影片來源/台灣千里步道協會YouTube)
 

同為關西人的台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教授陳邦畛(陳板)說,第一次遇到羅吉榮,才知道生活環境中充滿他打造的步道。自從有機會接觸台灣歷史文化場景,他對步道十分喜愛,但很少知道誰做了這些步道,以為是與生俱來,殊不知是出自匠師工藝,因此對每塊石頭都很有感情。

乾砌工法不須水泥就能固定牆基,這樣的能力十分珍貴,卻未有機制把這些工藝傳承下來。他希望透過榮譽步道師的尊榮,同時將羅吉榮的手藝留下來。


 

伍玉龍(Eumeen)是三位榮譽步道師中,最年輕的一位。他是南投縣信義鄉東埔部落布農族人,曾任玉山國家公園嚮導、巡山員、神鷹搜救隊隊長,指導拉庫拉庫溪流域布農族傳統營建技術傳習,2009年更率領歐都納世界「七頂峰」攀登隊,在登山界有「台灣雪巴」之稱。

榮譽步道師伍玉龍說明布農族傳統營建之道。
榮譽步道師伍玉龍說明布農族傳統營建之道。(圖片提供/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第一個誇他為登山天才的,是已故古道專家楊南郡。一開始,楊南郡並不看好伍玉龍。長年和丈夫楊南郡走遍古道的徐如林,回憶起伍玉龍首次當他們登山助手的過往時提到,他們當年本來是要雇用他叔叔,因這趟路是沿著中橫的迴頭彎下切,沿著陶塞溪直上中央尖山,沿途陡峭難行,當時仍未有人走過。沒想到實際來報到的,卻是年輕且沒有登山經驗的伍玉龍,這讓楊南郡十分不高興,敦促他離去。
 

但是徐如林留下他,讓他試試看。這趟回來,果然讓楊南郡改變看法、誇伍玉龍是登山天才,事後證明果然如此。

 

千里步道執行長周聖心表示,現行法規有所限制,無法滿足對步道傳統工法、國寶級匠師保護與傳承的功能。協會授證彰顯這三位榮譽步道師的用意,是希望帶動社會關注。

工藝大師日益凋零,有待系統性的發掘紀錄

千里步道協會也發布「榮譽步道師審議與認定辦法」。文件中解釋了手作步道的基本原則首重環境生態,「以人力方式運用非動力工具輔助進行步道施作,並依循相關基本原則,使步道降低對生態環境與歷史空間的擾動,增進步道的永續性與整體性」。這是強調順應步道所在地的氣候、地質、 原生生態習性等。

而許多傳統建築和步道的修繕工法,往往是數百年來居住於此的人們,順應環境所發展出來,兼顧了使用者特性與棲地的整體性,所以手作步道的第二原則便是考量人文歷史,考證、探索、依循與再現傳統工藝技術、在地知識,進行因地制宜的「適切設計」。

隨著現代化與科技的發展,許多反映在地環境的工藝逐漸為新式材料與工具替代,甚至消失,步道的營造方式也失去對人與土地互動關係的思考。

「手作步道關切的,不僅止於技術層面的施作工法理念,更希望透過對生活哲學的探究,喚醒人們對環境倫理的反思。」周聖心說,傳統工法的保存與傳承,同時兼具不同層次的關照內涵,而保有如此傳統工法技術與在地智慧的匠師,隨著時間日益凋零、佚失,因此需系統性的發掘與紀錄。

 

 

全文引用自:https://e-info.org.tw/node/215916
作者:2019年01月09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 廖靜蕙報導 (CLiao(上稿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