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三重正義北路改善前變電箱阻礙行人通行,養工處將變電箱遷移至設施帶,提供行人更寬敞的通行空間。
新北三重正義北路改善前變電箱阻礙行人通行,養工處將變電箱遷移至設施帶,提供行人更寬敞的通行空間。<圖/新北市工務局提供>

 

新北市政府近年持續推動「人行道淨寬改善計畫」,移除影響行人通行的阻礙物,其中變電箱遷移是一大挑戰。民眾大多不願意變電箱設置在自家門前,身障團體則關切人行道預留空間是否足夠。

新北市工務局表示,自2011年起推動「人行道淨寬改善計畫」,針對人行道寬度不足90公分的區域進行整頓,截至今年2月底已遷移2萬1437個人行道障礙物。針對變電箱遷移問題,市府與台電合作,逐步遷移阻礙行人通行的變電箱,目標是在2026年前達到1000件,確保人行道通行順暢。

不過,變電箱的遷移位置一直是個棘手問題,多數民眾不希望變電箱設置在自家門前,認為影響觀瞻且出入不便。由於道路配置因素,並非所有變電箱都能設置在中央分隔島,市府與台電在遷移過程中,會優先考量將變電箱放置於住戶與住戶之間、設施帶、島頭、校園或公園,盡量減少與居民的爭議。

對於變電箱的設置方式,身心障礙者人權監督聯盟理事長張學恒指出,變電箱的設立本身符合國家法規,關鍵在於是否保留足夠的人行道空間。目前仍有許多地點的變電箱設置未達1.5米的法定通行寬度,影響身障者及行人通行,希望未來變電箱設置時能確保合規,避免造成無障礙環境的阻礙。

對於變電箱設置及遷移問題,新北市議員陳永福表示,多數市民不願意變電箱設在自家門前,因為不僅影響視覺美觀,也影響日常出入。部分路段無法將變電箱放置於分隔島,市府應加強與居民溝通,爭取更多理解與支持,若條件允許,仍應優先考量將變電箱設置在分隔島,減少對住戶的影響。

新北市議員黃心華表示,受限於變電箱的容量與電力輸配技術,現階段仍需設置於地面,且數量與戶數比例難以大幅減少,因此無論是電桿地下化或變電箱退出人行道,都勢必面臨溝通協調。他建議,短期內可先推動無爭議區域作為示範,中期則可協調學校、公園等公有設施提供移置空間,長遠來看,應在都市更新階段就預留基礎設施空間,逐步改善市容。

 

 

 

 

 

全文引用自:https://udn.com/news/story/7323/8611236
作者:2025-0 


你可能還會有興趣的文章:

新竹市東大路 整修人行道 號誌纜線地下化

特殊道路工程設計民眾難理解 加強宣導有其必要性

輕鋼構建築10項永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