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因大學先進結構與複合材料中心這台印表機,被稱為未來工廠1.0。
緬因大學先進結構與複合材料中心這台印表機,被稱為未來工廠1.0。< 圖 / 公視新聞網 >

大缺工的時代,3D列印成為生產線解方之一。美國緬因大學設置了1台全世界最大的3D列印機,80個小時就可以印出1層房屋,使用生物材質更加環保,大幅改變建築業高耗能與人力密集的運作方式。未來還能應用在國防、風電、列印船隻和橋樑等,全面提升製造效率。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3D列印機,在緬因州開始蓋房子。這座房屋原型只要80個小時就能列印完成,所有管線插孔已經預留,幾個小時就可以完成組裝。

緬因大學先進結構與複合材料中心主任達格表示,「這台機器不僅是1台列印機,你可以將它視為複合式單元製造機。」

 

 

這棟列印房屋BioHome3D,面積約17坪,地板牆壁跟屋頂的列印材質是木材工業的廢木纖維跟生物樹脂。不必使用高排碳的水泥或磚頭建材,整棟房屋100%可回收。

 

<圖 / 公視新聞網>
<圖 / 公視新聞網>

 

緬因大學先進結構與複合材料中心主任達格表示,「目標是讓它操練展現各種功能,將它置於緬因州艱苦的冬季。我們已經度過2個緬因州的寒冬挑戰,它表現得非常好。當然我們事先做了好幾年的材質測試,確保它是堪用的。」

房屋實地測試後,進入下一個階段,將打造9個住宅的3D列印社區,供無家可歸或面臨失去家園風險的人們使用。希望幫助解決美國住房短缺,以及建築工人不足、供應鏈緊張等問題。

 

<圖 / 公視新聞網 >
<圖 / 公視新聞網 >

 

傳統建築業施工拆除所用的建材與大型機具,上下游產業佔全球碳排放量的近40%,環保材質3D列印可以翻轉這個趨勢,而它的應用遠不僅於此。

緬因大學先進結構與複合材料中心主任達格說:「想像有1天,你設計了1艘專屬自己需求的船,把設計透過電子郵件寄給這樣的工廠,他們可以在幾天內生產出這樣的船,而不是花幾個月或幾年。」

未來工廠1.0是緬因大學第2台超大3D列印機,比前1代大4倍,可以列印30公尺長、10公尺寬、5.5公尺高的物體,每小時列印227公斤重的原料。

它顛覆傳統製程,為更多產業提供了永續製造的可能性,包括國防、平價房屋、橋樑、風電,以及造船等等。這個計畫已經獲得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與陸軍工程兵團的支持。

 

 

 

 

 

全文引用自:https://news.pts.org.tw/article/695570
作者:2024-05-17  施慧中 / 黃瑀喬  編輯


你可能還會有興趣的文章:

咖啡渣身份 ─ 3D列印材料、強化混凝土

回收利用:稻穀與舊報紙也可成環保建築隔熱材

新一站式高效綠建築工法 RESH瑞煦建築成立首座預製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