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建築物外牆的髒汙水痕嗎?

 

台灣為海島型氣候,夏季多雨且悶熱,近年來又因為空氣汙染產生的髒汙、酸雨腐蝕,直接影響了建築外牆的面容,輕微狀況則褪色暗淡,嚴重的狀況就有可能腐蝕脫落粉化,常常讓建築物就像哭花了妝,外觀留下水痕,時間一長就形成汙垢,造成建築物的美觀與價值降低,同時清潔費用也是一大開銷。

如同流下了眼淚、妝都花掉了! (圖為松旺興業提供)



常見外牆髒汙,例如:鋁板、磁磚 (圖為網路圖片擷取)

 

 

減少建築水痕「有撇步」

  

外牆材料怎麼選?

  

磁磚:磁磚可以挑選吸水率較低的材質,台灣許多建築都是磁磚外牆,最常見到的都是從磁磚縫開始髒汙,是因為磁磚其打底材料、黏著劑及填縫劑都會是影響品質的重要關鍵,若品質不佳則會產生填縫劑流汙、磁磚脫落或白華現象(壁癌)。

  

石材:石材因不同種類有不同吸水特性,室外應採用耐酸鹼、耐日照的石材,因石材有毛細孔,吸水率較高,主要的污染現象有水斑、吐黃、污斑、填縫材汙染等。這些污染易深入石材內部,較難清除。其安裝施工法建議採用乾式施工法,可避免溼式施工法之石材與水泥沙漿接觸後的白華現象,而乾式施工的接合鐵件須採用不鏽鋼材質或防鏽處理。

  

洗石子:洗石子為台灣常見裡面工法,但洗石子的粒石隙縫多,容易造成間縫細卡汙,且有龜裂、吐鹼、脫落的情形,不易保養,一般洗石子還是定期清洗方式最佳。

  

鋁板及玻璃帷幕牆:無熱塑性問題,具有「非多孔材料」的特性,表面光滑,較不易堆積塵灰,不過會因靜電現象吸附顆粒較小之懸浮粒子,遇到雨垂流汙染下方構件,就需要靠細部設計手法處理,最重要的是面漆及填縫劑。但有填縫劑老化造成髒汙的情形,需要定期修補或替換。

  

石頭漆:常因熱塑效應產生回黏,易因吸附沾黏灰塵清洗不易,故耐污性不佳。最常見的問題為易髒和修補不易,造成完工後很容易出現小缺點,再來就是由於石子與石子間之縫較大,故防水功能通常靠面層或底層多做防水來保護。

  

魔鬼藏在細節裡!

  

1.良好的立面設計:

遮簷、導水系統等設計可以有效引導水流避免雨水直接影響立面,在規劃時先設計周全,將有助於降低髒污染集中程度。

  

2.水切

在外牆做一條滴水線,讓外牆雨水每一段落約1-1.2m左右滴下,以截斷線來防止水流接近牆面的設計,以避免建物滲水等現象,此種作法既簡單又有效。

45

                                                                    (圖為網路圖片擷取)                                                                                                          

 

3. 導水板

導水板結合了水切(滴水線)的設計理念,且利用本身【導水、阻水、引水】的工學原理,讓雨水沖積污塵導流的設計不會沿著牆面延流,直接滴下地面,解決大部份外牆及窗台下髒污黑水殘留的問題,一掃後顧之憂,省時又省力。

平台累積的灰塵會隨著水順著箭頭方向滴落,不會附著在垂直牆面【圖為松旺興業提供】

 

使用導水板,轉接處通常使用轉角器來接合,轉接處必需使用矽膠加強密合,專業的導水板轉接器後面都有卡板預留卡洞,只要一塗二套三輕壓的小秘訣就輕鬆安裝完成,讓黏著劑貫通與磁磚固定結合,不需要在敲打或用力擠壓來插入預留孔,徒增施工人員在高空中施做組裝的危險性,或配件不慎從高處落下的安全風險。

 

為了讓建築物面妝不花,在房屋施工前,可從這些外牆材料選擇及施工細部規劃方面著手,節省日後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