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土地和資源及其缺乏,在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全國產生的生活垃圾如何處理呢?
2001 年開始,新加坡 落實愛地球 ,開始推動垃圾回收,他們填海造地做垃圾掩埋場,開始將圾垃分類與回收引入住宅,垃圾回收計畫下的集合系統被引進學校、辦公室、購物中心、工廠。2005 年底前,56% 的新加坡家庭都參與回收計畫。
在這同時新加坡開始焚燒垃圾,固體垃圾只有 2% 會傾倒在土地上,其他 38% 則用來發電。垃圾焚化時間約45至90分鐘,焚化產生的熱量會進行回收發電,其中20%本廠利用,其餘的80%併入電網。四座垃圾焚燒發電廠供應新加坡總用電量的 3%,回收率也高達 60%。相較之下,美國 53% 固體垃圾進入掩埋場,回收率只有 34%,13% 用來發電。台灣 2014 年回收率為 45.07%。
令人更訝異的是,焚燒所產生的毒煙,是透過了過濾,達到完全不影響到自然生態環境後才會排出。而經過焚燒後的垃圾體積縮減了90%,垃圾灰燼和不能燃燒的垃圾會收集起來,運到岸外的實馬高島進行填埋。
實馬高島是一個用垃圾填出來的人造島,在這個像公園一樣的人造島下面,掩埋著近千萬噸經焚燒後的廢棄垃圾。由於環保做得成功,已經成為熱門旅遊景點。
新加坡的第五座垃圾焚燒發電廠,在今年(2019)開始運轉。這新的廢物處理設施,可以在同一個屋簷下處理所有的廢棄物,與廢水回收廠一起,提高能源效率並從廢物回收中取得最多資源。
文章截取自:
1.TechNews科技新報─狹縫中求生,新加坡環保成效讓美國自嘆不如
2.Yes-Sun Environmental Biotech─“花園城市”新加坡如何處理生活垃圾?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