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新建工程局曾孕育了兩位環境先行者。一位是以《看見台灣》撼動臺灣社會的齊柏林;另一位,是他的莫逆之交、人稱「邱大俠」的邱銘源。兩人皆放棄公部門優渥的退休金,一心追求人生職志。當齊柏林飛入山巔雲端;邱銘源則彎下腰、親撫土地,以生態工法實踐他理想中的環境復興運動。
學過建築、景觀,離開公部門後,邱銘源曾任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執行長、共同創辦春雷環境學社,也曾參與並主導帶紫斑蝶過馬路、八煙聚落再生、金山清水濕地活化與友善耕作等計畫。
2014年,一隻瀕臨絕種的西伯利亞小白鶴,迷途落腳臺灣521天,掀起一波連鎖反應,就是停在邱銘源領頭復育的金山農地上。
問邱銘源,什麼是生態工法?他再三強調,生態工法絕非形式上的砌石坡、打樁編柵或箱型石籠,「它不是一套具體的方法,而是一個概念,所有工程中,我們都應該優先思考對環境、生態的影響。」
從效率至上到尊重多元,水利建設反映時代精神
「關照多元的面相,而非單一、絕對的標準,」邱銘源說,談生態工法,必須以全工程生命週期來思考,從規劃、設計、施工到維護、管理,更近似於探究問題的本質、跨領域解決問題的過程,就算是最傳統的材料和技術,只要共好,都是可行的選項,「找出對環境影響最小、對老百姓影響最小的方式,就是我所謂的生態工法。」
他以整治河川為例,先問整治目的,是為美觀或安全?為了一年幾天、甚至百年一次的淹水,在家門口築一座5公尺高的堤防,值得嗎?如果非蓋不可,還可以怎麼蓋?能不能更關照河川中的生物,兼顧當地居民親水的權利?
水利公共工程導入生態觀念,並非一蹴可幾,而是一段拉扯了40年的接力賽。
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曹華平,退伍後進入水利署服務,迄今已38年,對於水利工程思維一路隨著時代主流價值演化,導入新方法和新技術,他最是有感。
「以前老工程師都說,堤防一定要『粗勇』,現在同樣是安全第一,也要能結合景觀、尊重環境。一個偉大的城市,總有一兩條很出名的河川,讓市民能夠親水,」曹華平說。
民國60、70年代,臺灣經濟起飛,防洪工程強調安全、效率至上,大原則是讓工商界能百分百安心。到了90年代,一票歸國學者、建築師推動自然景觀工法,從河川治理,轉變為「河川環境營造」,又以宜蘭冬山河為代表。
直至近年,在公民團體、意見領袖的倡議和努力下,更強調環境議題,尊重自然生態,也講究減碳。
四大措施因地制宜,回應生態需求
進步價值反映在水利工程設計上,近十年,水利署積極推動河川情勢調查,將全臺大小河川內的底棲動物,以及流域周邊常見的動物、植物等,逐一建檔,設置流域生態資料庫。
同時,在水利工程規劃和設計階段,先進行水域生態檢核,類似重大土地開發案前的環評機制,徹底掌握上游、中游、下游的生態環境。而在施工期間、營運管理階段,也要持續追蹤變化。
一旦檢核後,發現該工程將對生態造成衝擊,水利署依法可採取迴避、縮小、減輕與補償等四項應變措施。
曹華平舉例,嘉義八掌溪的諸羅樹蛙,性喜生活在水邊、平地竹林、芒草叢,「防洪工程必須兼顧棲息地的安全,補償牠,就是要還給牠生活空間。」又像是雲林斗六的湖山水庫,有極罕見、台灣原生種的圓葉布勒德藤,在水庫大面積開挖前,得先妥善協助植物搬家,直到水庫完工再移回來。
屏東後灣海堤,緊鄰海生館,為了陸蟹水陸兩棲的生活習性,水利署降低堤防高度,這是迴避。或是在相對安全的地方,不打水泥,改以自然土坡築堤,這是減輕。
為了生態永續,減少不必要的水利工程施作,正好呼應了水利署從「防洪」到「承洪」的典範轉移。
生態工法是什麼?從改變觀念做起
「一年之中,可能有短時間不便,但是會有更長時間,有更舒適、宜人的生活品質,民眾不要一昧排斥淹水,這是現在應該走的方向,」曹華平說,這精神就是「承洪韌性」。
提高承洪韌性,除了可透過都市設計,讓公園、安全島、非主要道路等公共設施擔負蓄水功能,水利署也與台糖合作,推動「農地蓄洪」試驗,先以雲林的有才寮做示範,未來若當地淹水,台糖廣大農地將作為天然的蓄洪池。
回到那個根本的疑問,什麼才是生態工法?邱銘源說,面對劇烈氣候變遷,防洪工程的各種手段不論是徵收、增加河川通水斷面,可能都來不及了,「現在唯一來得及的,就是增加都市的韌性,教育民眾不怕水淹。」
當每一位市民從不怕水淹做起,生態工法背後代表的精神,也才有徹底落實的一天。
全文引用自:https://csr.cw.com.tw/article/41729
作者:2020-11-13 天下雜誌 文/經濟部水利署 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